今天是:
你的位置: 首页 > 本地动态 > 县纪委监委“廉润清风,书香为伴”读书心得摘编⑤丨《三十六计》对纪检监察办案工作的启示
县纪委监委“廉润清风,书香为伴”读书心得摘编⑤丨《三十六计》对纪检监察办案工作的启示
2025-06-12   来源:    点击:920

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 钟平:


《三十六计》对纪检监察办案工作的启示


《三十六计》作为一部蕴含古代智慧的谋略典籍,所包含的辩证思维、策略智慧与斗争艺术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有着深刻启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研读这部经典,能从中汲取智慧养分,提升履职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下面简要谈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是巧用“瞒天过海”之计,把握工作主动。强调示假隐真。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这一策略可用于精准把握监督执纪的时机与方法。在问题线索初核阶段,面对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需巧妙隐藏调查意图,避免打草惊蛇。通过看似平常的走访调研、数据比对等方式,不动声色地收集证据,待时机成熟再果断出手,确保案件查办工作顺利推进。例如在查处某起腐败案件时,我们以常规的工作检查为掩护,逐步深入排查,最终成功锁定关键证据,使违纪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处。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监督执纪过程中,既要保持 “明察秋毫” 的敏锐,也要善用“藏巧于拙”的智慧,方能在复杂局面中掌握主动权。

二是善用“暗度陈仓”之计,突破调查瓶颈。纪检监察工作往往面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盘根错节的矛盾问题,当正面突破难度较大时,不妨转换思路,从侧面或背后寻找突破口。例如,在调查某一违纪违法案件时,面对涉案人员的顽固抵抗和证据的隐匿销毁,我们没有局限于直接询问当事人,而是通过排查其社会关系、分析资金流向、调取通话记录等方式,开辟新的证据链,最终撕开了案件的缺口。这一实践让我明白,在工作中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定式,善于运用“暗度陈仓”之策,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突破瓶颈,确保监督执纪问责精准有效。

三是精用“擒贼擒王”之计,直击问题要害。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王”就是腐败问题的核心人物和关键环节。无论是审查调查还是专项整治,都要聚焦重点人、重点事,找准问题的“七寸”,集中力量突破关键环节。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起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开展某领域专项治理时,我们紧紧围绕该领域的“关键少数”和权力运行的关键节点,深入排查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该领域的腐败蔓延势头,净化了政治生态。这充分说明,“擒贼擒王”策略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只有精准发力、靶向治疗,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四是智用“釜底抽薪”之计,解决根本问题。纪检监察工作不仅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更要注重源头治理,通过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及时向案发单位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有效防止了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这充分体现了“釜底抽薪”策略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深远意义,只有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终极追求。

《三十六计》蕴含的智慧博大精深,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将古代谋略智慧与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斗争水平,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 平远县纪委监委:监督护航让危桥变为“安心桥”
下一篇: 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平远县纪委监委 版权所有 地址:平远县委大院 联系电话:0753-8823208
粤ICP备202012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