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篇重要文章,是总书记2013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文稿中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节录。全文共21小节,选自总书记在一些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和一些地方考察时的讲话,以及给革命老区小学生、老战士的回信中的相关重要论述,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党员干部学好历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出明确要求。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从诞生时的50多名党员到如今的9100多万名党员,从最初的党代会都要秘密召开到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执政,从建党之时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到拥有空前影响力、引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苦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艰辛探索。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有也不可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向何处去?出路在哪里?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人民从此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数百个政党中脱颖而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人民自觉而坚定的选择、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是牢记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的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完全正确的。
1920年,李大钊等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一个小型图书室,取名“亢慕义斋”(亢慕义是英文共产主义的音译)。李大钊还开设了唯物史观、社会主义等课程,通过大学讲堂传播马克思主义。上图为“亢慕义斋”旧址展室(中新社发 赵雅丹/摄),下图为李大钊编写的唯物史观讲义和北大学生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试卷。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政治保证。去年以来,面对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复杂局势,我国疫情防控斗争的伟大实践和战略成果再次充分证明,风雨来袭时党的坚强领导、党中央的权威是最坚实的靠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举旗定向、领航掌舵的决定性作用。前进道路上,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行动中去,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把我们党建设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818年5月,德国特里尔城,卡尔·马克思诞生;1848年2月,英国伦敦,《共产党宣言》问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开始传播。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命运在未来将和马克思这个光辉名字发生怎样密切的关联。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丰富发展,就是最有力的回答。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创办了人民出版社,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1922年6月30日,陈独秀向共产国际报告人民出版社印行“马克思全书”2种、“列宁全书”5种、“康民尼斯特丛书”5种。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展出的其中11种。 人民图片 王初/摄
——中国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指导,也以其生动的、鲜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用鲜活语言阐释深刻道理:我们成功战胜了疫情,又率先使经济由负转正,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不是一时之运,有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来之极为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同时也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多年的演进中得来的,凝聚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亿万中华儿女的热血和生命、勤劳和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续写的大文章。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同志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以史为镜,知史鉴今。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追随总书记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红色足迹”,深刻领悟这些基本道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